
- 部门经理:刘经理/李经理
- 移动手机:13400211588
13903119840 - 联系电话:0311-88708888
0311-88709888 - 公司传真:0311-88709840
- 电子邮箱:86234885@163.com
- 邮政编码:050041
- 通讯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
- 裕华区方兴路68
- 号(二机厂北)
大学生研制可吞食口香糖,全国大赛获银奖-石家庄辉煌园钙粉厂
茶余饭后,嚼个口香糖清新口味,已成为不少人的习惯。不过,嚼口香糖最麻烦的是处理口香糖残渣。有没有想过试一试可吞食的口香糖?
前晚,在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上,来自西南大学学生团队研制出的蜂尚保健口香糖获得全国银奖。这种口香糖可吞食,不用吐残渣。
昨下午,重庆晚报记者在西南大学见到了刚从上海参加比赛归来的贾雯旭。他是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大四学生,也是蜂尚保健口香糖研发团队的负责人。
重庆晚报记者看到,这种口香糖呈方块状,放到口中一试,有淡淡的薄荷味及蜂胶香味,口味与市面上的口香糖差不多。刚吃到嘴里时是散的,嚼了一两分钟便聚合在一起;越嚼越少,10多分钟就把它吞下去。
贾雯旭介绍,与市面上的口香糖相比,这种口香糖同样具有清新口气、有嚼劲作用。此外还有增强免疫、消毒杀菌功能。不足之处在于其嚼劲、粘性要差一些,不能吹泡泡。
据了解,他们已研发出针对儿童、中青年、老年三种不同人群的可吞食口香糖。目前主要开发的是针对中青年的,口味主要是薄荷味。
为什么这种口香糖能吞食?贾雯旭称,主要是他们改变了常见口香糖的基本原料。常见口香糖主要原料为碳酸钙、橡胶、滑石粉等,具有较强黏性,不容易消化分解,一般不可吞食。他们的口香糖主要成分是蜂胶、蜂蜡和小麦谷朊粉和木糖醇四种。其中小麦谷朊粉类似于面块,有较强嚼劲,蜂胶是常见保健品。由于原材料是纯天然的,可以放心吞到肚子里。
七人研发团队,个个都是牛人
据悉,蜂尚保健口香糖研发团队为7人,个个是牛人。
据介绍,7人中有5人来自生物技术学院,全都是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,其中有主席、副主席。贾雯旭是学院团委副书记,已保送上清华大学,直接攻读博士学位。还有2人也获得西南大学研究所保送资格。
“灵感来自于指导老师食用的保健品。”贾雯旭说,一天,他看见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徐立在吃蜂类保健药,保护咽喉。老师说这种保健品可咀嚼,食用方便。“我们可不可以研发可吞食的口香糖?”想法应运而生。
贾雯旭带领团队不断在图书馆、网上搜集资料,了解可吞食口香糖国内外研究状况。去年10月起,他们开始正式研制,天天在实验室不断改变原料比例,不断品尝后修正。“我们起码试吃了几千次,弄得几人现在一看到口香糖就有恶心感觉。”今年5月,口香糖终于研发成功,在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重庆赛区获得金奖。